清廉好故事展播
编者语:
近年来,山东银保监局高度重视清廉金融文化建设,以“儒风齐鲁、清廉金融”为主题,全力打造了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山东品牌”。按照省局党委、纪委统一部署,济南市银行保险业协会于今年9月启动了“清廉好故事”征集活动,并依托“济南市银行保险业协会微信公众号”官网平台,进行分期展播,旨在充分展示我市银行保险机构在清廉金融文化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持续推动我市银行保险业清廉金融文化建设走深走实。让我们一起共读廉洁故事、共筑廉洁美德,共同唱响清廉金融文化最美最强主旋律。
本期为您推送的是光大银行济南分行的短文小品一则,敬请赏析。
廉洁是什么?有人说,廉洁是高尚的品德,是“水清见鱼影,心清知德行”;也有人说廉洁是贪欲的反义词,是“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而我想说:廉洁,是像荷花那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廉”为人之正品,莲,因洁而尊,官,因廉而正。爱莲说、爱廉说,爱的正是清正廉洁之廉。
说道廉洁,郑板桥的“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是廉;骆宾王的“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是廉;于谦的“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亦为廉。
古人讲“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古人对于清正廉洁有自己的一番风骨,三国时,魏国官员胡质为官非常的清廉,当他在荆州任刺史时,儿子胡威不远万里来看望他,他仅仅从俸禄中拿出节省的钱,买了一匹绢给儿子作回家路上的盘缠。后来,胡威也官任刺史,继承了父亲清廉的品格,政绩卓著,清名遐迩。入晋以后,晋武帝接见了他,晋武帝谈起当年胡质的生平事迹赞叹不已,于是向胡威道:“你的清廉和你的父亲比起来怎样?”胡威答道:“不如吾父。”晋武帝问:“为什么呢?”胡威说:“臣清廉惟恐世人不知,臣父清廉惟恐世人知道,故臣与家父相差甚远。”这个故事很短,但给人的思考却很多,廉而不宣之所以被作为评价廉洁的标准,是因为“廉洁”本来就是为官的本分、内心的信仰,而并不是一种做法或形式。
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堤溃蚁穴,气泄针芒”向党员领导干部提出警思,在很多警示教育案例中的人物,都是从一失足开始,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渊,再也没有回头路。所以干部不论大小,都要努力做到慎独、慎初、慎微,少一点杂念、多一点公心,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羁;时刻坚守道德防线,绷紧法纪之弦,自重、自醒、自警、自励,防微杜渐;算好“政治、经济、家庭、名誉、亲情、健康、自由”七种帐,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念,抗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清贫。
习总书记曾说:“我们要永葆蓬勃朝气,永远做人民公仆、时代先锋、民族脊梁。”新时代,新征程,不忘初心,砥砺奋进,自有清香,化作乾坤万里春。念民意、慎存私,重实干,沧海一世正气存,不愧赤胆不负民,为政以廉,长做爱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