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靠天吃饭到科技赋能 在章丘区刁镇街道芽庄湖西侧的济南中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内,加热系统持续轰鸣,金黄色的玉米在循环烘干设备中翻滚流动,蒸腾的谷物清香与雨幕交织成独特的丰收图景。新农人菅祥凝视着自动化流水线,指尖摩挲着干燥饱满的玉米粒:这烘干塔立起来的不只是设备,更是我们新农民的心底踏实,真的感谢章丘农商银行的信贷支持,让我们心里有底了!。 原来,2019年由邹平来到章丘刁镇创业的“90”后小伙菅祥,带领十几名外来优秀农业人才来到章丘沃土联合创立了济南中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发展的过程中,她认识到烘干设备的重要性,决定未雨绸缪、采购大型烘干设备,便找到了章丘农商银行。 章丘农商银行工作人员立即提供一对一信贷方案,全面掌握了农业生产各环节的金融需求痛点,为菅祥量身定制了涵盖农业机械购置、仓储设施建设等领域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仅为袁方购置履带式联合收割机等现代化农机设备提供了资金支持,还专门为其筹建粮食烘干设施开辟了快速审批通道。 通过优化业务流程、简化审批手续,实现了贷款申请的快速受理和资金的高效投放,有力保障了中发公司300吨粮食烘干项目的顺利建成,使其彻底摆脱了传统自然晾晒的被动局面。 “我们刚来章丘包地时,确实人生地不熟,得不到金融支持。多亏了章丘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开展信贷宣传并给予大力支持,帮我们购买了这台日烘干能力达300吨的‘重器’,让我们这8000余亩玉米地有了坚实保障!”菅祥指着烘干设备里的玉米,十分感激地说。 从无到有,由弱到强,通过现代化农业科技手段开展生态化、集约化生产经营,不仅让自己的8000余亩土地在连绵阴雨中有了保障,还提供社会化烘干服务,为周边10余个村居提供烘干服务,真正实现了共利共赢。 金融活水润泽秋收路 在白云湖街道郑大哥的钢结构仓库里,2000吨小麦和500吨玉米粒正面临返潮风险。作为常年向泰安粮仓供货的资深收粮人,他望着仓库外连绵的雨幕踱步发愁:玉米收购季迫在眉睫,但自己卖粮换钱根本来不及,况且自己的部分存量小麦和玉米因连续降雨正面临返潮降质风险,且原来的烘干设备处于故障状态亟需资金进行维修。 面对郑大哥既缺烘干设备、又缺流动资金的现状,客户经理宁刚踩着积水上门走访,在略显阴潮的仓库里现场测算仓储价值,当天就新敲定了320万元授信方案。 在资金到位以后,一方面,郑大哥赶紧联系设备维修人员,并召集了多名工人,在仓库门口支起临时雨棚,对粮食每隔一段时间翻动一次透气,防止霉变;另一方面,章丘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帮忙联系具有大型烘干设备和烘干能力的公司,全力以赴帮郑大哥渡过难关。 最终,在农商银行的资金支持下,在各方的坚定努力下,郑大哥的烘干设备得到了维修和升级,返潮粮食得以重新烘干。看到焕然一新的烘干机重新轰鸣运转时,那眼看着受潮的粮食和机器瘫痪时的刺耳异响都随着热风消散在粮仓里。郑大哥蹲下身抓起一把烘干后的玉米粒,饱满的颗粒从指缝簌簌落下,仿佛攥住了整个秋天的收成:真的是感谢章丘农商银行的资金支持,让我避免了损失,不至于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从内心里感谢你们。 此次郑大哥粮食烘干危机的高效化解,生动诠释了章丘农商银行立足三农、服务实体的初心使命。面对10年难遇的连续降雨天气,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该行通过快速响应资金需求、精准对接资源渠道、全程跟踪服务成效的三维联动机制,不仅及时阻断了农户的财产损失风险,更帮助客户建立了更抗风险的粮食储存能力。 未来,章丘农商银行将持续深化普惠金融创新,将应急纾困与长效赋能相结合,让更多像菅祥和郑大哥这样的新农主体,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得更有底气、更稳当。